第五章 字幕翻译
2025年10月14日
第五章 字幕翻译
自从1898年电影的诞生之日起,电影在全球迅速崛起的一大原因也正是它最主要的局限性,那就是无声。这一特性使默片的传播变得极其简单而且廉价,只需翻译字幕卡上的文本,一部电影就可以迅速译制完成。文化程度不高的观众也能观赏,因为早期影院里甚至有专人把字幕念出来。一向与众不同的日本还出现了专门为默片配音和评论的“弁士”。可以想象,如果电影一开始就是以有声的形态出现,它的走红需要更长的时间。等到有声片出现的时候,语言的障碍已经无法阻止人们去影院观看电影了。
如今,字幕和配音是影视翻译的两大主流形式。近年来,中国的观众,尤其是大城市观众,选择字幕的越来越多。大概10年前,一部进口片发行的胶片拷贝,只有1/3是原片拷贝配字幕;如今,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原声字幕版的场次已经多于中文配音版的场次;除了院线,互联网上更新的进口影视剧基本上也都是原音配字幕的。到201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时候,展映的300多部影片中,字幕版占了100%。
这一章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字幕翻译的历史和特点,学习字幕翻译的要领,了解如何利用软件挂字幕,探讨字幕翻译领域中的注释和文化传递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