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翻译概况:定义、历史、分类与特征

第一节 字幕翻译概况:定义、历史、分类与特征

在第四章里,我们说过欧洲的德、意、法、西热衷于配音译制,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如一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家、荷兰、比利时、葡萄牙、希腊等则倾向于字幕译配,特别是在英语使用情况较好的北欧国家,只有一些儿童节目才使用配音。欧洲国家的这种差异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不同国家对字幕译配、配音译制的取舍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第一,当然有成本、技术层面的客观因素,配音译制要比字幕译制昂贵很多,花费的时间更多,需要的技术设备也更加高端。我们知道,使用德语、西班牙语的人口很多,配音译制就很有市场;而北欧国家市场太小,不可能通过译制片获利,所以就倾向于字幕。第二,本国电影业的力量。德、意、法、西是全世界排名第四到第七的电影生产大国,他们的观众喜欢观看国产片,因此也习惯用母语配音看外国电影,除了在艺术影院或者是看限制观看的特别放映。而当前的中国电影虽然风生水起,但是相比引进的大片,有些还是黯淡无光,所以中国观众有时更愿意观看“原汁原味”的字幕外语片。其他原因还包括观众的文化水平、对外语的兴趣、文化开放程度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观众的文化水平持续提高,认读电影字幕不再成问题,这就为字幕译制大行其道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多人需要学习外语,观看配字幕的原版电影成为学习外语的有效途径。这就反过来证明了为什么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诸国的英语水平明显比法国、德国要高。

那么什么是字幕呢?字幕通常是以文字呈现影片中的对话和旁白,或是协助观众理解对话以及其他信息,这些其他信息包括声音类的背景音乐说明、电话铃声以及影片音轨上的其他声音,还包括非声音类的语言文字类信息,如影片中出现的字、词、路牌、告示等。

默片时代的字幕卡(intertitle)是当代电影字幕的先驱,在镜头转换的时候,把一些重要对白或说明,以浅颜色字体打在深色背景上,并用摄影机拍摄下来,插入电影中,每一个字幕卡占整个屏幕的大小。字幕卡和字幕是不同的有声电影中的字幕(subtitle)在影片中伴随声音同步出现,一般出现在不遮盖银幕画面的地方,往往位于银幕的下方,也有出现在屏幕两侧的。最早使用字幕卡的无声影片应该是1902年的Dorothy's Dream。后来,一部普通故事长片的字幕卡,至少也有上百条。

中国早期无声电影是如何使用字幕卡的呢?据资料显示,1922年上映的《劳工之爱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当时该片就是用了字幕卡,而且是中英双语字幕:在灰黑色的背景上白色中文字幕从右往左竖排,占据屏幕2/3的空间,英文字幕排在下方,占3/1空间。又如1931年上映的《一剪梅》也是双语字幕,中文字幕从左到右横排,英文字幕排在下方。早期无声电影中字幕的每个字需要6寸胶片,所以在胶片完全依靠进口、价格昂贵的时代,字幕的精练十分重要,往往字斟句酌,务求没有多余的字。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外片进口越来越多,如果延续采用当场口译(即由口译员解释剧情)的方法,工作量太大了,所以1922年当时的孔雀电影公司,首创外国影片打印中文字幕的方法,聘请一位留美华人做“译片者”,译制了第一部电影《莲花女》。译配中文字幕简单可行,效果上佳,一时成为风尚。即使到30年代初有声电影引进后,仍然沿用此法。

时至当下,字幕已经广泛应用于影视作品中。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字幕可以这样分类:第一,按照语言分类。有语内字幕(intralingual subtitles)、语际字幕(interlingual subtitles)和双语字幕(bilingual subtitles)。就语内字幕而言,还可以分出为听障人士提供的字幕,即SDH(subtitles for the deaf and hard-of-hearing)、语言学习字幕、卡拉OK字幕、语内方言字幕、影片内公示通知字幕等。语际字幕就是从原片源语翻译成目的语的字幕。我们学习本教程所关心的也主要是这种字幕。第二,按照制作时间分类。有预先制作的字幕(pre-prepared subtitles)和即时制作的字幕(live or real-time subtitles)。第三,按技术指标分类。有开放式字幕(open subtitles)和封闭式字幕(closed subtitles)。开放式字幕是预先把字幕烧制在影片上的,在影片观看过程中无法去除或关闭;而封闭式字幕则可以由观众按需选择是否显示字幕。第四,按照字幕放映方式分类。有机械式及热能投映(mechanical and thermal subtitling)、光化学投映(photochemcial subtitling)、光学字幕(optical subtitling)、激光投映字幕(laser subtitling)和电子字幕(electronic subtitling)。当代字幕投映方式以激光和电子字幕为主。第五,按字幕发行方式分类。有院线发行、电视台发行、VHS(家用录像系统)、DVD和互联网发行等。

了解各类字幕之后,我们归根结底还是要研究与外语学习、翻译学习关系密切的语际字幕。首先,语际字幕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呢?

第一,字幕译制的目的性很明确,主要是为非原片语言的观众传递影片对白以及其他语言类可表达的信息,方便观众了解剧情,欣赏影视剧作品。第二,字幕的阅读顺序主要有两种: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前者如汉语、英语,后者如希伯来语、阿拉伯语。日语电视节目的字幕多为纵向,阅读顺序由上而下。第三,影视片字幕多出现在屏幕的下方,正如英文单词subtitle的前缀sub所表达的意思一样。而欧美有些歌剧唱词的字幕是在剧场上方打出的,所以也称为surtitle。第四,字幕的出现和源语的对白唱词基本同步,过早或过晚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