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初创发展期

一、17年初创发展期

我国第一部译制片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5月完成的《普通一兵》,这部作品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基本确立了我国译制工作的创作模式。人们赞誉当时的厂长袁乃晨为“中国译制片之父”。

上海电影译制厂(前身是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组)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电影译制的厂家,第一部作品是1950年3月完成的《小英雄》。几十年来,在上海电影译制事业的奠基人、著名电影翻译家陈叙一呕心沥血的培养和帮助下,上海电影译制厂先后涌现出邱岳峰、毕克、李梓、乔榛、丁建华等一批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配音演员。该厂译制的影视片以精良的制作赢得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喜爱。

1949年到1965年的17年间,我国译制外国电影多达775部,平均每年45部左右,每年观众数以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