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我国的职业教育,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较,最大的特征就是其内涵是从职业出发的教育,直接迅速地反映经济社会的各种变化,直接与经济社会的各种职业紧密相关,其途径是通过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养培养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实现生产力的提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都需要大力职业教育,都需要职业教育加快改革创新和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全球范围内经济危机的烟云笼罩着世界经济,西方发达国家德、英、美、澳、日都对本国的实体经济予以高度关注,对职业教育在实体经济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我国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处于前所未有的时期,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显著增加,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陆续出台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文件,为职业教育全面、系统性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构建了职业教育的法制和政策框架体系,探索了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从改革开放开始,职业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实际需求出发,全国各区域结合自身办学实践,开展了董事会制、理事会制和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下,各种办学体制机制形式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在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广泛认同,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本书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232)研究的部分成果,全书基于对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背景、使命和历程的充分分析,对比了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办学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对我国现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完善建议,期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适合的办学体制机制下快速发展。本书的附录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理论指导下实践成果的具体展现,为各高职院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董事会制、理事会制或者集团化办学提供借鉴,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2010年启动的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建设列为最重要的建设探索内容,可以说极大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实践,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5年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继续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方面发力,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文件,鼓励广大职业教育相关主体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重要形式——集团化办学中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本书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发展过程中研究的初步探索,写作中难免出现疏漏或者不成熟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