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一)创新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体制,有效协调集团成员关系
协调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相关利益,均衡各实体的社会责任是职业教育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集团涉及多方利益,内部成员较多,相互关系也比较复杂,协调好集团内部关系达到利益平衡点则成为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中的难题之一。为此,要使集团化运行得以顺利实施,集团必须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确保职业教育集团运行高效的、政府统筹、行业(企业)参与、多元办学的管理体制。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集团是政府有关部门与各成员校之间的管理服务中介。同时,集团还是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中介。因此为了实现职业教育集团的统一规划与管理,集团还需要成立相应的决策机构与协调机构,建立起相应的协调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要有效协调集团成员间的复杂关系,关键在于处理好集团内部组织管理问题。在集团内部管理体制上,可以采取理事会制,理事会作为集团的最高决策机构,并设立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分别作为执行机构与联络机构;在集团内部关系处理上,我们可以借鉴企业集团理论,创新管理体制,把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结构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四个层次。核心层主要是指龙头院校或者牵头单位,负责协调和管理集团日常事务,一般都是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较高高等职业院校或者其他重点职业院校;紧密层是指龙头院校或者牵头单位以参资、参股、接受托管等方式合作的院校或者企业;半紧密层则是与龙头院校或者牵头单位有密切协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如长期与院校开展订单培训的企业、为院校长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设备的企业等;而松散层则是那些偶尔参与协作的院校或者企业。集团管理层根据组织结构的四个层次划分,理顺成员间关系,分清主次,充分利用每个层次的资源优势,有效发挥集团成员的最大价值。
(二)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集团的制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制度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集团的必由之路,完善的集团制度是提高集团协调能力的保证。制度建设要统筹兼顾集团的理念、规则、组织和设备四方面。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发展规划和集团文化;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的章程,明确规定各个成员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建立职业教育集团的董事会或者理事会,形成整个职业教育集团的领导和决策机构,建立保证集团日常运转的执行机构,建立面向市场的教育产品研发机构;建立保证职业教育集团运行而必须具备的物质手段,以及象征职业教育集团品牌的证书和专用标识等。通过制度建设,努力增强集团的协调功能,以确保集团的市场化运行。
(三)健全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建立互利互惠动力机制
企业参与的程度是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进程,关键在于如何增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除了政府部门制定的保障措施及推动政策外,更为重要的是,集团本身要从根本上解决集团运行机制的完善问题,要建立集团成员互利互惠的动力机制,研究并解决成员单位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互利基础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健全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首先要明确集团成员的需求,找到各自的驱动力,从而激励他们着眼于长期愿景下的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同性质的成员单位有不同的内在需求,如企业参与集团主要是为了能够加强人的科研能力、生产实践能力,获得优质人才与科技成果,职业院校参与集团主要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获得办学经费上的支持,行业协会参与集团主要是为了促进本行业企事业单位与院校的密切结合以及行业人才培养标准落实等。其次根据他们的需求建立互利互惠多赢的利益机制,通过有效运作,让集团成员在集团内获得实质性的利益,从而推动更多的企业、行业组织参与到集团中。对于集团内企业,可以优先获得成员院校提供的优质毕业生,可以直接参与合作办学,与院校合作开发科技成果,可以由成员院校对本单位员工进行经常性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等;对于集团内院校,可以优先向成员企业输送合格毕业生,可以向成员企业派遣实习生,可以与成员企业合作获得经费支持,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对于集团内行业协会,可以鼓励成员院校优秀毕业生到本行业就业,为其提供就业信息与指导,可以为院校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咨询与联系等。再次要充分挖掘成员单位优势,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企业可以为成员院校提供设备场地完成实习实训工作,院校可以与成员企业合作开发科技成果,或者转化院校研发的科技成果,行业协会可以沟通本行业的主管部门与集团之间的联系,推动集团内的企事业单位与成员院校之间的合作。最后,建立集团成员的动态更新机制,实现校企、院校间深层次合作。企业转产时,院校调整相关专业;企业更新设备和技术时,院校改造相关场地和课程;企业使用新工艺、新方法时,院校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总之,职业教育集团应紧紧围绕相关行业企业发展所需,不断进行调整,使其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四)灵活运用集团内部的运行机制,发挥集团最大效能
由于职业教育集团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联合体,如果集团核心层的协调能力不强,各成员单位的利益得不到实现或者补偿,集团的凝聚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经济已经全面走向市场化的背景下,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职能也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和企业集团相似,职业教育集团也是若干契约的集合体,契约成为集团各方联合的主要纽带。这样一来,集团的组织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行使一些必要的职责,以提高市场化运行的效率。可以通过集团内的企业员工或者院校教师的短期培训和对集团外提供有关技能培训、专家服务、技术咨询或者信息渠道等有偿服务,积累资金,支持集团的日常运行,如召开年会、组织交流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