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探索阶段(1986—1994年)

二、广泛探索阶段(1986—1994年)

1988年我国不仅出台政策和法规加以引导,而且还通过公共媒体予以宣传和鼓励,通过项目研究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予以评估。在此期间,高等职业院校增加到132所,短期职业大学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力军。在132所的高等职业院校中,有119所是职业大学,所占比率高达90%。同时也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纳入对我国教育体制进行改革的总体框架,在改革开放中规范它的健康发展[2]

国家教委于1990年11月发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现有大多数短期职业大学在服务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毕业生去向等方面与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区别甚微。一部分应办成以培养高级技艺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一部分根据需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并报国家教委批准,可以明确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发布,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20世纪末,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以及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积极发展多样化高中后教育,对未升入高等学校的高中生要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等内容。

199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通过现有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办学模式改革,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仍不能满足时,经批准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改制或者举办高等职业班的方式作为补充”,即后来被统称为“三改一补”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方针,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发展道路,为下一步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