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启示

四、启示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较快的发展时期,已经成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尤其是校企合作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德国职业院校“双元制”办学模式可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走校企合作办学道路,才能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为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德国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各个学校都建有各类实训室用于教学与科研,除教学任务外,通常还从事应用研究与开发工作,并与工艺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转让紧密相连,在应用领域做出其贡献,受到企业界的充分肯定。

实行工学结合、工读交替式的灵活学习制度,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质提高的有效方法。在大型企业设有企业培训中心,中小企业则成立跨企业的联合培训中心,都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实训生产岗位。这种以企业为后盾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现了互利互惠、资源共享、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也成为世界各国借鉴的模式。

以企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学院服务企业和社会,促进学生良性就业和学院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设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确保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资格证书制度。严格统一的第三方考试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德国的职业教育考试既有中间考试又有结业考试,既有书面考试,也有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考试由经济界的工商协会及手工业协会以及类似的单位组成的考试委员会主持进行,委员会的成员由企业雇主、雇员代表以及职业学校的老师组成。考试如果不能通过,学生则不能从事本行业的工作,来年要再参加一次考试。这种教考分离的考试方法使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在德国,行业协会是职业资格认证的主体,国家只是对认证制度提供法律上的合法性保障,资格认证的具体执行则是由雇员、雇主和学校三方代表共同组成的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