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预期效果

十、预期效果

通过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健全,鼓励支持政府、行业、企业参与合作办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行业、企业办好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参与办学、办专业以及共建实习车间、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示范性的实习实训基地,既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又为企业加工生产服务,实现校企“双赢”。积极、主动向有关部门呼吁,用适当的形式给予那些支持办学和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以相应的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政策倾斜,达到从政府层面鼓励校企合作的目的。

通过制度建设,使职业教育集团的校企合作工作做到制度完备、有章可循,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校内实训实习基地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管理先进,运行状态良好。通过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为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让学生感受校园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同时也为基地企业优先培养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增强学校的实训实力。

通过订单培养培训,职业教育集团的参与各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企业的职工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由学校提供培训的师资、场所,达到培训的要求。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达到培养学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

通过强化与职业教育集团的前校后厂办学模式,达到职业教育集团相关参与方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实境教学,共同培训企业员工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化,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充分利用和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各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行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