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的定义和内涵

一、水产养殖的定义和内涵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水产综合养殖的原理是养殖废物再利用。近些年,西方学者推崇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的主要原理也是将一种养殖生物排出的废物变为另一种养殖生物的食物(营养)。诚然,利用养殖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建立的综合养殖模式是最重要的综合养殖类型,但依据其他生态关系和经济目的建立的综合养殖模式在我国也十分普遍且重要。根据董双林(2011)的研究,我国现行的综合养殖模式所依据的原理包括:通过养殖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实现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养殖种类或养殖亚系统间功能互补或偏利作用平衡水质,利用不同养殖生物的合理组合实现养殖水体资源的充分利用,生态防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