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砂滤池
对于贝类育苗生产,砂滤池是非常重要的水处理设施。对于一些蓄水池或沉淀池体积相对不足甚至缺失的苗场,砂滤池也是非常重要的水处理设施。砂滤池的作用是除去水体中悬浮颗粒和微小生物。砂滤池由若干层大小不同的砂和砾石组成,水借助重力作用通过砂滤池。砂滤池的大小、规格各育苗场很不一致,其中以长、宽为1~5 m,高1.5~2 m,2~6个池平行排列组成一套的设计较为理想。砂滤池底部有出水管,其上为一块5 cm厚的木质或水泥筛板,筛板上密布孔径大小为2 cm的筛孔。筛板上铺一层网目为1~2 mm的胶丝网布,上铺大小为2.5~3.5 cm的碎石,层厚5~8 cm。碎石层上铺一层网目为1 mm的胶丝网布,上铺8~10 cm层厚、3~4 mm直径的粗砂。粗砂层上铺2~3层网目小于100 μm的筛绢,上铺直径为0.1 mm的细砂,层厚60~80 cm。砂滤池是靠水自身的重力通过砂滤层的,当砂滤池表面杂物较多,过滤能力下降时过滤速度慢,必须经常更换带有生物或碎块的表层细砂。带有反冲系统的沙滤池可开启开关进行反冲洗,使过滤池恢复过滤功能。图5-5为某苗场的反冲式过滤塔结构。
由于砂滤池占地面积大,结构笨重,现在市场上已有多种型号、规格的压力滤器销售,育苗场可根据用水需要选购。压力滤器主要有砂滤罐和陶瓷过滤罐。
砂滤罐由钢板焊接或钢筋混凝土筑成,内部过滤层次与砂滤池基本一致。自筛板向上依次为卵石(Φ05 cm)、石子(Φ2~3 cm)、小石子(Φ0.5~1 cm)、砂粒(Φ3~4 mm)、粗砂(Φ1~2 mm)、细砂(Φ0.5 mm)和细面砂(Φ0.25 mm)。其中细砂和细面砂层的厚度为20~30 cm,其余各层的厚度为5 cm。砂滤罐属封闭型系统,水在较大的压力下过滤,效率较高,每平方米的过滤面积每小时流量约20 m3,还可以用反冲法清洗砂层而无须经常更换细砂。国外也有采用砂真空过滤,或硅藻土过滤。

图5-5 反冲式海水过滤塔剖面及平面结构
砂滤装置中因细砂间的空隙较大,一般15 μm以下的微生物无法除去,还不符合海藻育苗及微藻培养用水的要求,必须用陶瓷过滤罐进行第二次过滤。陶瓷过滤罐是用硅藻土烧制而成的空心陶制滤棒过滤的,能滤除原生动物和细菌,其工作压力为1~2 kg/cm2,因此需要有10 m以上的高位水槽向过滤罐供水,或者用水泵加压过滤。过滤罐使用一段时间水流不太畅通时,要拆开清洗,把过滤棒拆下,换上备用的过滤棒。把换下来的过滤棒放在水中,用细水砂纸把黏附在棒上的浮泥、杂质擦洗掉,用水冲净,晒干,供下次更换使用。使用时应注意防止过滤棒破裂,安装不严、拆洗时过滤棒及罐内部冲洗消毒不彻底均会造成污染。在正常情况下,经陶瓷过滤罐过滤的水符合微藻培养用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