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的选择和处理
2025年10月13日
一、池塘的选择和处理
池塘应建在符合健康养殖要求的地方。池塘周围无污染源、无大型的生产活动、无噪声。水源充足,养鱼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进、排水沟渠分开,避免互相污染。水源经沉淀、净化、消毒等处理,符合标准后再进入池塘。采用过滤等方法避免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鱼池。
池塘条件:面积为5~10亩,池深为2.0~2.5米。池底平坦,易干塘及进行拉网操作,池底淤泥保留10~20厘米,保水性能好。水、电、路三通,排灌方便。根据生产需要,每池配备3千瓦增氧机和投喂饲料机各1台。
养鱼配套设备齐全,能满足养殖生产的需要,包括水泵、增氧机、投饵机、氧气瓶、网具、鱼筛和捞海等,并经常维修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放养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修整损坏的地方,清除过多淤泥。让池底冰冻日晒,使塘泥疏松,减少病害。鱼种放养前7~1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进行干法消毒。消毒后第四天,加水至0.8~1.0米深。人工或机械搅水,使石灰与淤泥充分接触,使淤泥中的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中,有害物质充分氧化。晒水提高水温,可达到肥水、杀菌消毒和净化水质的目的,为鱼种投放做好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