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种放养前准备
2025年09月26日
三、苗种放养前准备
(一)池塘清淤整治
海水池塘经过1年的使用后,池塘中积累了大量淤泥,而淤泥是造成池塘老化、低产、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在苗种放养前清除。首先干塘、晒池,然后清淤、整治,达到全池堤坝规整,无漏穴,池底平坦。在整塘时要针对综合养殖要求,在塘底作特殊处理,以适应养殖对象各自对栖息环境的要求。如北方的虾池养殖刺参,需投放人工参礁、石块等;梭子蟹养殖池,要铺设10厘米左右细沙以利梭子蟹栖息;对于养殖缢蛏、泥蚶等滩涂贝类的池塘,应当根据其生活特性修建蛏(蚶)田。
(二)清塘消毒
养殖池塘在放苗前30天左右,选择一个晴天进行清塘消毒。常用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一般干池清塘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或漂白粉10千克,带水清塘每亩按水深1米计算用生石灰150千克或漂白粉15千克。施用时将生石灰放在船上或容器中,一面往里泼水溶化,一面趁热向池塘泼洒,漂白粉则在容器中溶化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
(三)进水、施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
根据水质状况和放苗时间适时进水,水质要达到《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标准的要求,进水时加过滤网袋,防止野杂鱼类随水入池。由于池水经消毒后比较清瘦,不宜立即投放养殖对象苗种。因此,在放苗前15~20天需进行肥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肥水采用经过发酵的有机肥和无机肥培养水质,新、老池塘施肥用量有所不同,具体施肥方法可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的设施情况与放养密度灵活掌握。待池塘水色逐渐变为黄绿色或浅绿色,池水的透明度达到30~40厘米时,停止施肥。以后视水色变化情况决定追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