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鱼苗运输
(一)鱼苗运输的方法
根据所运鱼苗的数量、发运地至目的地的交通条件确定运输方式。鱼苗的运输方式有空运、陆运和海运3种。
1.空运
适合远距离运输,具有速度快,时间短,成活率高。但要求包装严格,运输密度小,包装及运输费用高。一般采用双层聚乙烯充气袋结合航空专用泡沫包装箱和纸箱进行包装。往聚乙烯袋中装入1/3体积的海水及一定数量的鱼苗,赶掉袋中空气,冲入纯氧气,用橡皮筋扎紧后平放入泡沫箱中,然后将泡沫箱用纸箱包裹,用胶带密封。空运时间不宜超过12 h,且鱼苗在运输前1天应停止投喂。运输海水最好用砂滤海水,气温和水温高时,泡沫箱中可以适当加冰降温。
2.陆运
运输密度大,成本低。但远距离运输,时间太长,会影响成活率。陆运一般使用箱式货车进行,车上配备空袋、纸箱(或泡沫箱)、氧气和水等,以便途中应急,运输途中,不能日晒、雨淋、风吹,最好用空调保温车辆运输,运输方法有密封包装运输和敞开式运输两种。密封包装运输的包装方法和运输密度同空运,只是不需航空专用包装,外层纸箱可省掉,以降低运输成本。敞开式运输使用鱼篓、大塑料桶、帆布桶等进行运输。
3.海运
运输量大,成本低,沿海可做长距离运输。但运输时间长,受天气、风浪影响大。将鱼苗装到船的活水舱内,开启水循环和充氧设备,使海水进入活水鱼舱内进行循环,整个运输途中,鱼苗始终生活在新鲜海水中。这种运输方式,相对要求鱼苗规格较大,但对鱼苗的影响小,途中管理方便,可操作性强,成活率高。通过大江大河入海口和被污染水域时应关闭活水舱孔,利用水泵抽水进行内循环,以免水质变化太大,造成鱼苗死亡。长距离运输途中要适当投喂。
(二)提高运输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在鱼苗运输中要保持成活率,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必须改善运输环境,溶解氧、温度、二氧化碳、氨氮、酸碱度、鱼苗渗透压、鱼苗体质、水体细菌含量是影响鱼苗运输成活率的关键因素。运输中通常可采用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1)充氧。目前大多采用充氧机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2)降温。通过降低温度来减缓其机体的新陈代谢,以提高运输成活率。
(3)添加剂。为控制和改善运输环境,提高运输成活率,可在水中适当加入一些光合细菌或硝化细菌,以保持良好的水质。也可以适量添加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
(4)运输密度。运输时,常用的鱼水之比为1∶(1~3),具体比例视品种、体质、运输距离、温度等因素而定。一般距离近、水温低、运输条件较好或体质好、耐低氧品种的运输密度可大些。
(5)运输途中管理。运输途中要经常检查鱼苗的活动情况,如发现浮头,应及时换水。换水操作要细致,先将水舀出1/3或1/2,再轻轻加入新水,换水切忌过猛,以免鱼体受冲击造成伤亡。若换水困难,可采用击水、送气或淋水等方法补充水中溶氧。另外要及时清除沉积于容器底部的死鱼和粪便,以减少有机物耗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