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饲料及投喂
(一)饲料的选择
海水鱼类养殖所用的饲料,要适合其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饲料中要包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等。所用饲料要容易投喂,饲料颗粒成型良好,在水中不易溃散。在选购饲料时,应检查饲料标签是否标明以下内容。
应标有“本产品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字样,以明示产品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的规定;标明主要成分保证值,即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钙、总磷、食盐、水分、氨基酸等的含量;标明生产该产品所执行的标准编号、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标明规格、型号、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电话等。
为杜绝病原生物从饲料中带入养鱼池内,建议工厂化养殖禁止使用湿性颗粒饲料和任何生鲜饲料。
(二)干性颗粒饲料的投喂方法
干性颗粒饲料的投喂量,依鱼的体质量、水温而定。在一定条件下,体质量为3~1 000克的鱼,投喂量为0.4%~6.0%。在苗种期间应尽量增加投喂次数,每天投喂6~10次,以后随着生长而逐渐减少投喂次数。长到100克左右,每天投喂4次;长到300克左右,每天投喂2~3次;长到500克,每天投喂2次;长到500克以上,每天投喂1~2次。
在夏季高水温期,每天投喂1次或2~3天投喂1次,投喂量控制在饱食量的50%~60%。
(三)投饲次数与投饲率
由于海水鱼类属于变温动物,不同水温条件下的摄食量有很大差异。一般在苗种期日投饵率在6%~4%,长到100克大致为2%左右,长到300克以上,大致掌握在0.5%~1.0%。
(四)投喂注意事项
在实际投喂时,还要根据下列情况灵活掌握、酌情调整。
(1)投喂时既要评估饲料的损失率、饲料效率,又要评估所用饲料对鱼的健康生长等方面。一般按鱼饱食量的80%~90%投喂比较经济合理。由于各池的换水率、放养密度、水温等不同,鱼每天的摄食量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际投喂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鱼的摄食状态、残饵量,随时调整投喂量。
(2)每次投喂可将总投喂量的60%先在全池撒投一遍,剩下40%根据鱼的摄食状态再进行补充撒投。
(3)大菱鲆耐高水温的能力比较弱,而且个体越大,耐高水温的能力越弱。因此,在高温期间,从维持鱼的体力出发,要按日投喂量的1/5~1/2,每天投喂1次或隔天投喂1次,并添加复合维生素。7-9月属高水温期,一定要减少投喂量,以便养殖鱼能维持较高的体力,保证存活率。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方可投喂脂肪含量稍高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