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种的选择、处理和放养
2025年09月26日
二、苗种的选择、处理和放养
苗种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的质量标准,生产厂家要具备《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要求苗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鳞鳍完整、体表光滑、无伤无病、游泳活泼、溯水力强。苗种在放养前要进行消毒,以防带病入池。一般采用药浴方法,可用3%~5%的食盐水浸泡5~20分钟;还可用15~20毫克/米3的高锰酸钾浸泡5~10分钟,或用15~20毫克/米3的漂白粉溶液浸泡5~10分钟。药浴浓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个体规格大小和水温等灵活掌握。操作动作要轻、快,防止鱼体受伤,一次药浴的数量不宜太多。使用药物符合《兽药管理条例》和《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的规定。
苗种投放应选择无风的晴天,入池地点应在向阳背风处,将盛装苗种的容器倾斜于池塘水中,让苗种自行游入池塘。
苗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深秋、初冬或2月下旬前放养完毕。早放养可使鱼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性。特别是从外地购买的苗种,更应该早放养。
苗种质量要求如上所述,最好是经过驯化的苗种。建议用拉网捕获的苗种,不能放养清塘被污泥污染过的苗种。
要求投放苗种规格整齐,一般规格为50~100克/尾。依据以下三点确定放养密度:①确定养殖类型,是混养还是单养;②亩产控制在750千克以内;③预期达到的上市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