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水产养殖的发展
水产养殖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前2500年,古埃及人已开始了池塘养鱼,至今埃及的法老墓上还有壁画描绘古埃及人在池塘里捞取罗非鱼的场景。
在中国,关于池塘养鱼的最早文字记载是《诗·大雅·灵台》:“王在灵沼,於物鱼跃。”诗中记叙了商朝的周文王征集民工在现甘肃灵台建造灵沼,并在其中养鱼之事(前1135至前1122年)。传说周文王还亲自记录鲤鱼的生长和生活行为。中国的养鱼技术大约在1700年前传到朝鲜,以后再传至日本。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至前322年)也是公认的有史以来第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奠基人。他开创性地做了动物分类、动物繁殖、动物生活史等工作,记录了170多种海洋生物,其中特别指出鱼是用鳃呼吸的,鲸是哺乳动物等。他在书中还提到了鲤鱼以及当时欧洲人也热心于养殖鲤鱼。
罗马人在1世纪就开始在意大利沿岸建池塘养鱼,养殖品种除鲤鱼外,还有鲻鱼。据传早期罗马人的养鱼技术是腓尼基人和伊特拉斯坎人从埃及传入的。
法国从8世纪中叶开始利用盐池进行鳗鱼、鲻鱼和银汉鱼的养殖。
英国从15世纪初开始养殖鲤鱼。最初是将野生的鲤鱼养殖在人工开挖的池塘里暂养作为食物备用,以后逐步变为增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在欧洲流行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当时牛羊肉来源困难,因此鱼类蛋白就变得十分珍贵,以至于如果发现有人偷鱼,法庭甚至可以重判他死刑。
德国人斯蒂芬·路德威格·雅各比于1741年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鱼类育苗厂,主要繁殖培育鳟鱼苗以供应当时日益兴旺的游钓业。雅各比把他的繁殖技术发表在《Hannoverschen》杂志上,可惜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842年他的鳟鱼繁殖技术被法国科斯特(Coste)教授等人再次发现才得以广泛传播。
夏威夷的水产养殖始于1000年,技术可能是从波利尼西亚传入的。养殖池塘一般建在海岸地带,通常都用石块切成,既牢固,面积也可以建得很大,主要养殖海水种类如遮目鱼、鲻鱼以及虾类。印度尼西亚是遮目鱼养殖大国,该国的遮目鱼养殖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600年前,虽然现存的记录是在1821年由荷兰人所做的。
除鱼类养殖外,贝类养殖的历史也很悠久。贝类是沿海居民十分喜爱又容易采集的食物,尤其是牡蛎,可能是无脊椎动物中最早被养殖的水产品种,从罗马皇帝时代就已开始进行。1235年,爱尔兰一名海员在法国海边泥滩上打桩张网捕鸟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木桩上附满了贻贝,而且附着在木桩上的贻贝比泥地上的长得快得多。这一偶然发现成就了后来法国日益兴旺的贻贝养殖产业化。300多年前的日本人应用类似的技术进行牡蛎增殖。1673年,发现牡蛎幼体可以附着在岩石或插在海滩的竹竿上生长,否则幼体将被海流冲到海底不知所踪。这一发现奠定了后来在日本盛行的浮筏养殖,并且由牡蛎等贝类养殖扩展到紫菜养殖。今天,紫菜是日本十分重要的海产品,它的养殖在16世纪末的广岛湾和17世纪末的东京湾就已经很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