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外线
2025年10月13日
一、紫外线
紫外线是波长在10~390 nm范围的电磁波,位于最长的X射线和最短的可见光之间。紫外线可以有效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前提是紫外波必须照射到生物,而且被其吸收。一般认为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源于紫外线能量,但其作用机理仍在探讨之中。
消毒效果最好的紫外线波长是250~260 nm。不同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消毒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控制紫外线波长和照射时间。紫外线通常被用于杀灭细菌、微藻以及无脊椎动物幼体,其实对杀灭病毒的效果也很好,如科赛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一般认为紫外线对于动物的卵或个体较大的生物杀灭效果较差,一种通俗的规则是:如果你肉眼可见,则常规紫外线就不易杀灭了。
在纯水中,紫外线光波几乎没有被吸收,可以全部用于消毒,因此消毒效果最好。当水中溶解了物质以后,溶解颗粒会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因此溶解物大小和浓度对于紫外射线的强度就会产生影响。有实验证明,氨氮和有机氮对常规使用波长的紫外线的消毒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在紫外线消毒过程中,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有许多,当然最关键的是紫外线的强度和照射时间,相比之下,温度、pH的影响显得很微小。
由于紫外线消毒取决于射线的强度和照射时间,因此接受处理的水量越小,消毒越彻底。如果水量较大,则照射时间需要越长,水流速度越慢。因此这种消毒方法一般适合小规模水产养殖的水处理。紫外线消毒的优点是方法简便实用,消毒彻底,而且不会改变水的理化特性,水中没有任何残留,即使过量使用也无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