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海水的性质
2025年09月26日
二、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理化性质与淡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海水的基本组成是:96.5%的纯水和3.5%的盐,因此有盐度一说。盐度指一升海水中盐的含量,因此正常海水的盐度是千分之三十五,现标记为“盐度35”。海水盐度在不同地理区域如内湾、河口会发生变化,过量蒸发就导致盐度升高,如波斯湾、死海,而在位于河口的地区,由于大量的内陆径流注入,致使盐度降低。
海水中融入了各种不同的离子,其中主要有以下8种:Na+、Cl-、Mg2+、Ca2+、K+、
Br-等。Na+和Cl-约占86%,
Mg2+、Ca2+和K+约占13%,其余各种离子总和约占1%。
海水中绝大多数元素或离子(无论大量或微量)都是恒量的,也就是不管盐度高低,他们相互之间的比例是恒定的,不会因为海洋生物的活动而发生大的改变,因此称为恒量元素。与之相反的是非恒量元素,如氮(N)、磷(P)、硅(Si)等这类元素会因为浮游植物的繁殖,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恒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发生显著改变。这类元素通常为浮游植物繁殖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因此也称为限制性营养元素。
盐溶解在水中后还改变了水的其他性质,其影响程度随着水中盐的含量增加而增强。盐溶解越多,水的密度、黏度(水流的阻力)越大。折光率也发生改变,光线进入海水后发生比在淡水中更大的弯曲,意味着光在海水中的行进速度比在淡水中慢。海水的冰点和最大密度也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