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发展乡村教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发展乡村教育,乡村教师是关键,乡村教师专业素养是根本。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保障,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根本支撑。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既需要乡村教师自身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乡村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要求“加强县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这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指明了方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问题是乡村教育研究的热点,颇受学界青睐。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于一体,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在西部地区有较强的代表性。为此,我们申报了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精准扶贫视域下重庆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社会支持服务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为2018YBJY112)”。按照项目研究方案,我们在梳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在重庆市乡村教师较多的15个区县,随机抽取6 218名乡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研;深入到典型区县和乡村学校,深度访谈部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人事科工作人员、教研室(教科所、进修院校、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和学科教研员、责任督学及乡村学校校长和教师,获得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调查数据和访谈材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分析,掌握了重庆市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及其支持服务的现状,厘清了重庆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本书共8章。第1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评述、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由李志辉撰写。第2章通过2015年和2019年的调查数据对比,探讨重庆市乡村教师性别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的变化,由王吉撰写。第3章主要分析重庆市乡村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专业发展现状及其各类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特征,由李志辉撰写。第4章主要分析乡村教师为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对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乡村学校、高校等研究机构、社会各界等主要支持服务主体在专业条件保障、专业水平认同、专业发展机会、专业情感归属等方面提出的支持服务需求,由李志辉撰写。第5章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乡村学校、社会各界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工作模式及工作实效,由王吉撰写。第6章主要分析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乡村学校、家庭对专业条件保障、专业水平认可、专业发展机会、专业情感归属等方面的支持的成效,由李志辉撰写。第7章主要分析乡村教师离职意向影响因素及从专业发展目标、专业发展主动性的调动因素、自身专业发展的障碍三个方面分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影响因素,由李志辉撰写。第8章主要基于前述分析,并根据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乡村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社会各界、乡村教师自身的职责,分别提出支持服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由王吉撰写。附录1、附录2、附录6由李志辉整理和撰写,附录3、附录4和附录5由王吉整理。全书由李志辉统稿。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不少教育界同仁的帮助和支持,本书的写作、出版得到了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同事,以及重庆大学出版社领导、编辑们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示衷心感谢。

编写出版一本系统反映重庆市近年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社会支持服务成果的专著,对我们来说是一大挑战。我们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但要全面、客观地分析重庆市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社会支持服务现状及对策,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深知本书仍存在一些不足,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不吝指导!

著 者

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