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对区县教师培训机构的支持服务需求
在当前教育管理机制下,区县教师培训机构是乡村教师培训进修的主管部门。培训进修为教师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情境、生动的教学案例、总结交流提升专业能力和转变教育理念的机会,便于教师直观体验、模仿和领悟,这是推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乡村教师对区县教师培训机构的支持服务需求主要体现在培训进修等专业发展机会方面。
乡村教师对区县教师培训机构的支持服务需求(图4.3)按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是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78.9%)、送培下乡(49.8%)、增加培训次数(47.1%)、重视培养乡村教师种子选手(46.5%)、加强培训的后续支持(43.4%)、开展培训满意度调查(25.2%)。可见,在当前培训机会大大增加的情况下,乡村教师更加注重培训的成效和便利。
图4.3 乡村教师对区县教师培训机构需求示意图
在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方面,78.9%的教师有此愿望。访谈发现,当前乡村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是城市学校流行的教育理念、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等,基本上没有乡村教师教育教学典型案例、乡村学校急需的课堂小班化教学和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内容。培训教师主要是城市教育教学专家和优秀教师,基本上没有乡村学校的优秀教师。这样的培训虽开阔了乡村教师的眼界,但却难以让乡村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直接应用,不能解决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培训的获得感不强。卡方检验发现,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教师期望差异极其显著(χ2=12.817,P=0.000<0.01),师范专业教师意愿明显高于非师范专业教师(表4.12)。这说明师范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更明确,非师范专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表4.12 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与所学专业交叉分析表
在送培下乡方面,49.8%的教师有此愿望。卡方检验发现,教学点、村中心校教师与乡镇中小学教师期望差异极其显著(χ2=18.671,P=0.000<0.01),教学点、村中心校教师明显高于乡镇中小学教师(表4.13)。这说明,区县教师培训机构送培下乡时还需要更加重视教学点、村中心校,要针对教学点、村中心校普遍存在的教学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送培下乡活动。
表4.13 送培下乡与所在学校交叉分析表
在增加培训次数方面,47.1%的教师有此愿望。卡方检验发现,教学点教师与村中心校、乡镇中小学教师期望差异极其显著(χ2=14.391,P=0.002<0.01),教学点教师明显高于村中心校、乡镇中小学教师(表4.14)。这说明教学点教师培训机会仍需要增加并为其培训创造更好的便利条件。
表4.14 增加培训次数与所在学校交叉分析表
在重视培养乡村教师种子选手方面,46.5%的教师有此愿望。卡方检验发现,不同规模学校教师期望差异极其显著(χ2=84.235,P=0.000<0.01),学生人数在500人及以下学校的教师意愿明显高于500人以上规模学校的教师(表4.15)。这说明,较小规模学校的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较少,需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
表4.15 重视培养乡村教师种子选手与学校学生数交叉分析表
在加强培训的后续支持方面,43.4%的教师有此愿望。卡方检验发现,不同年龄教师期望差异显著(χ2=19.940,P=0.01<0.05),40岁及以下教师加强培训的后续支持的意愿明显高于40岁以上教师(表4.16)。这说明,要转化培训观念,有针对性地对中青年教师开展系统性的跟踪深化培训,特别是要强化学科教研员与乡村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结对帮扶。
表4.16 加强培训的后续支持与年龄交叉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