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 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2025年08月10日
8.3.1 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扎实开展乡村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健全乡村学校教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师德考核,发挥好中老年教师的师德师风认同优势,引导乡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做“四有”好教师。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教育引导乡村教师明德立身、勤学拓业,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扎根乡村学校、办好乡村教育的使命感,自觉做乡村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坚定乡村教育专业信念的强大正能量,增强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有序开展乡村学校党(团)组织活动和党团主题教育活动。调查数据显示,青年教师、高级教师、乡镇中学教师的离职意向较高。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职业认同培养教育,加大在他们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访谈发现,部分乡村学校党(团)员教师少,还没有建立党(团)组织。上级党(团)组织可指导乡村学校成立党(团)小组,积极稳妥地培养吸纳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有序地开展组织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团)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并以此带动广大乡村教师提高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
加强乡村教师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乡镇中心校或邻近村社党(团)组织联合开展家访、联谊等活动,让乡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家庭居住地在本乡镇外的教师和男教师)深入邻近乡村、深入学生家庭,全面掌握学生及家庭的基本情况,知晓家长、村民对学校发展和乡村教育的期望,了解本地文化传统、乡风民俗、生活习惯、自然环境、文物古迹等,增强其对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乡村的归属感和服务村民的乡村教育情怀,激发其工作热情,增强其教育教学的乡村生活性,更好地获得同行、家长、村民、学生的认可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