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性别与家庭所在地交叉分析

2.1.3 性别与家庭所在地交叉分析

2015年重庆市乡村教师基本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家庭所在地选项有效人数为3 296人。家庭在本村的教师145人,其中女教师48人(占比33.1%),男教师97人(占比66.9%);家庭在本乡镇的教师1 170人,其中女教师490人(占比41.9%),男教师680人(占比58.1%);家庭在本区县的教师1 656人,其中女教师870人(占比52.5%),男教师786人(占比47.5%);家庭在本市的教师270人,其中女教师161人(占比59.6%),男教师109人(占比40.4%);家庭在外省市的教师55人,其中女教师31人(占比56.4%),男教师24人(占比43.6%)。

2019年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现状调查数据显示,6 218名乡村教师中,家庭在本村的教师298人,其中女教师123人(占比41.3%),男教师175人(占比58.7%);家庭在本乡镇的教师1 692人,其中女教师759人(占比44.9%),男教师933人(占比55.1%);家庭在本区县的教师3 094人,其中女教师1 793人(占比58.0%),男教师1 301人(占比42.0%);家庭在本市的教师954人,其中女教师731人(占比76.6%),男教师223人(占比23.4%);家庭在外省市的教师180人,其中女教师131人(占比72.8%),男教师49人(占比27.2%)。

图2.2 性别与家庭所在地交叉分析图

图2.2显示,近四年,来自学校所在区县之外的女教师日渐增多,这体现出乡村教师来源打破了地域空间限制。但来自学校所在区县之外的女教师在学校所在地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对本地风俗习惯了解不多,而她们所在的乡村学校大多偏僻、分散,与外界的交流少,与本土乡村社会也鲜有交集,社会关注度不高。因此,需要对她们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生活照顾和乡土文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