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乡村教师增强专业发展内驱力
2025年08月10日
8.6 乡村教师增强专业发展内驱力
乡村教师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体和内因,需加强同伴互助和自主发展,将外驱力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为自我成长注入持续动力。
增强同事间的合作交流。乡村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除了面对学生之外,就是面对自己的同事。在专业发展方面,同事间最了解彼此的优势和不足,探讨的内容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能触及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同事之间的交流还具有随时性、随地性等特征,交流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乡村教师除参与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交流和工会活动等增进交流理解外,还要见贤思齐,主动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专业水平。
增强专业发展内驱力。本次调查显示,乡村教师普遍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主要体现为个人诉求较多,特别是对物质生活、经济条件等的诉求较多、较高,但个人追求却相对较低、较弱,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意愿不强、动机乏力、效果欠佳,教师诉求与理想、信念、追求严重失衡,乡村教师精、气、神急需提振。乡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积极调动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看到国家、社会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和支持,认识到乡村教育的广阔发展前景和自身成长的广大空间,认清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在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坚信乡村教育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将工作、生活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动力;要向书本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创新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方法,探索乡村教育教学规律,在与乡村学生共成长的历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重塑乡村教师的职业尊严,享受乡村教育的幸福,过富有激情的乡村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