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3.4.3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是乡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推进自己教育教学和专业学习的能力。在互联网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信息相对闭塞、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乡村学校,乡村教师提高教育资源共享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对提升专业素质特别重要。乡村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主要表现为课件的制作和运用能力。调查发现(表3.6),六成多的乡村教师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其中,53.7%的乡村教师能够修改课件为自己教学所用,具备了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9.6%的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制作相应课件,具备了较好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但仍有16.6%的乡村教师只能借用现有的课件,20.1%的乡村教师基本不用课件。近四成(36.7%)的乡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需大力提升。访谈发现,近年来,乡村学校现代教育设施设备有了较明显的改善,但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率不高,资源闲置现象较严重;现代教育设施设备大多作为演示工具,其教育价值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较普通。这表明,在5G信息时代,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乡村教师专业能力仍任重道远。

表3.6 乡村学校任教年限与运用微课等数字教学资源情况交叉分析表

卡方检验发现,不同教龄教师间差异极其明显(χ2=253.822,P=0.000<0.001)。教龄1年以内的教师(73.6%)和教龄1~3年的教师(71.0%)、教龄4~10年(65.8%)的教师和教龄11~20年的教师(64.0%)非常明显高于教龄21~30年的教师(57.4%)和教龄31年及以上的教师(50.6%)。访谈发现,有相当部分50岁以上的教师基本上仍主要依靠“粉笔”“黑板”,不愿也不能使用现代教育设备和技术。这表明,乡村学校要充分发挥好年轻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优势,强化老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