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乡村学校自我发展模式
乡村学校是推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主体,一些乡村学校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激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推动学校教师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长坝中学是重庆市武隆区的一所普通农村完全中学,学校针对青年教师比偏高、工作热情高、教育教学经验缺乏等现实,多措并举,唤醒学校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主动性,加强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学校通过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将培养与赛场选马相结合,培养“智慧仁师”。学校建立了“优教优酬、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实行“个人评价奖励”与“团队评价奖励”双轨并行的评价奖励机制。在制度管人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学校管理干部通过谈话沟通、活动交流、探望走访等方式,努力让每一位在这里工作的教师心情愉快。二是实行“三段五法”教师专业成长梯次管理。学校将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新教师”重在夯实基本功,建立新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开展“传、帮、带”师徒结对,围绕班主任管理、学科教学及教育科研工作,从备、教、练、改、考、评、辅等环节下功夫,带动提升业务技能,强化教学常规要求,打造合格课堂;“发展中教师”重在磨炼教学艺术,通过总结反思,积累经验,强化专项研究学习,打磨过关课堂,不断提升教学业务能力;“骨干教师”重在引领研究,他们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主持学科教研活动,结对指导新教师,承担课题研究,上示范课,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学校为骨干教师搭建了网络平台、展示平台、交流平台、科研平台,以骨干教师作为头雁,组建学科雁阵,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引领教研组整体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梯次化塑造,教师张扬了教学个性,发挥了潜能,实现了个体最优发展。学校的人文关怀和发展平台,增强了学校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为学校教师自我成长注入持续动力,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