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中职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还包括安全素质。安全素质既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也包括安全行为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安全素质已是现代人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学生时期是开展安全教育最适宜的时期,因为受教育者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阶段,具有鲜明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形成某种习性。中职生是我国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生力军,对中职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其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养成符合职业需要的安全行为习惯,提高其自身对危险因素的预见能力、观察能力和处置能力,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全社会公民素养的应有之意。

当前,我国仍处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生产环境复杂,形势严峻,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生产设施相对落后,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发展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市场主体的安全生产意识仍比较淡漠,企业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仍然屡禁不止,职业病、职业中毒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使得安全生产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中职学校主要是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人才,无论从培养合格劳动者和保护劳动者的角度,还是从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和实际工作环境,推进我国安全生产进程的角度,都非常有必要在中职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因此,开展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也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中职生作为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后备军,是未来生产一线的主要从业人员,将直接从事基层生产劳作和管理,如果操作或管理上稍有差错,轻则造成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损失,重则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甚至影响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对中职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安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优化全民族安全水平的有力保障。中职生安全教育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方面,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是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已经成为国家防止事故、减少损失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