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拨
2025年11月20日
知识点拨
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日渐加重,经济压力、不良情绪、学业挫折、事业失利等,都会使人们产生种种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自卑、抑郁、焦虑、恐惧、易怒、嫉妒、厌学、厌世等,最极端的表现是结束自己生命——自杀。
有研究显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疏导干预,就可能从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甚至危害健康、危及生命。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死于自杀,1000万~2000万人自杀未遂。除自杀外,因不良情绪引发的校园极端暴力案件也时有发生。

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健康与不健康、平衡与失衡互动交替的过程。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可能会出现心理不健康或产生心理问题的现象,就像每个人都可能患上感冒一样,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和正确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和各种心理自助的方法,以便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时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