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情绪 防范要趁早
2025年11月20日
第四节 厌学情绪 防范要趁早
案例导航
廖某,男,17岁,某职业学校高三年级学生。家里有一个12岁的弟弟,父母在他10岁那年离家外出打工,此后随爷爷奶奶生活。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初中时成绩优异,毕业后考入本市某职业学校。高一高二时一直学习努力,成绩处于班级中上水平。到高三因为第一次月考成绩下滑,父母知道后责骂,便产生厌学情绪。升入高三的四个多月以来,情绪一直不稳定,郁闷、压抑,不想待在学校,觉得生活没意义,对未来持悲观态度。廖某自己说:“以前我学习很努力,成绩很好,初中的时候都是年级排名靠前。可是进入高中后,无论怎么努力都进入不了优等生的行列,自己的心理压力很大,父母责怪我不用功。进入高三,第一次月考成绩不好,我很郁闷。父亲知道后打电话责骂,说我不好好读书,一点也不体谅他们在外打工赚钱的辛苦。其实我也知道他们在外打工不容易,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考试成绩不好我也很内疚,感觉对不起他们,觉得自己是他们的负担。但是他说的话也让我很烦躁,觉得他不理解我,觉得委屈,对他不满。现在成绩下降比较厉害,我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越学越没有劲头,上课听不进去,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慌意乱,现在干什么都没兴趣,对未来很迷惘,看不到希望。”
案例分析
厌学是青少年学习生活中,教师与家长经常遇到的一个现象,它是由学生对所学课程或授课教师产生心理不相容而形成的消极情感的外泄。具体表现为: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注意力分散,产生原因不认真听讲;思维缓慢、情绪消极;作业拖拉马虎、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考试及作业错误率高;学习不主动等。长时间的厌学,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个沉重的负担,从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也会使家长非常苦恼。造成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