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进取 面对生活挫折

第二节 努力进取 面对生活挫折

案例导航

【案例1】小欣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乡镇,家里有5姊妹,父母还想生1个男孩。尽管父母整天在外打工,但家里还是一贫如洗。为了再生1个弟弟,父母忍痛将小欣送给了别人。小欣来到养父家里,养父非常疼爱她,虽然年老多病,家境不好,但仍坚持让小欣上学。初中毕业,小欣想到重庆就读中职学校,但考虑到养父年老体弱,无力承担学费和生活费,犹豫不决。在同学们准备到重庆上学的头一天晚上,小欣鼓足勇气给招生老师打电话,反复询问学费和生活费需要多少。招生老师鼓励她:只要想到重庆读书,任何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第二天,小欣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学校就读“3+2”高职会计专业。招生老师特委托高年级的同学带她周末到餐馆做服务员或到超市做促销员,还被安排到学校食堂帮忙。尽管能够通过兼职工作挣些收入,但考虑到大专的学费昂贵,小欣省吃俭用,用三年周末、寒暑假时间凑齐了大专阶段1年的学费3000元,还买了1台手提电脑,通过努力拿到了全日制大专学历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今,小欣在一家外资连锁企业行政专员,月收入8000元以上,按时给家中70多岁的养父寄生活费并定期回家看望。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小欣从小家境贫困,被体弱多病的养父收养后仍然没有改变贫穷的家境。早年的挫折并没有让小欣彻底绝望,虽然中考成绩理想,但渴望通过职业学校改变命运。坚强的小欣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力更生,长期在业余时间担任服务员、促销员等兼职工作,坚持完成了大专学业,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勤奋好学、坚持不懈、勤俭节约、热爱劳动、遇到挫折不屈不挠是小欣优秀的人格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案例2】小刚从小在某县城中学上学,因学校离家近,父母在家经商,长期走读住在家中。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在父母的开导下来到重庆某职业学校就读汽修专业。新学期开始军训,天气炎热,寝室没有空调,小刚开始变得烦躁。同寝室的男生来自于其他区县,小刚觉得谈不拢,于是开始想家。有一天,寝室的同学因为天热睡不着觉,趁班主任老师和宿舍管理员睡觉了,几个同学开始抽烟喝酒、聊天。小刚无法忍受,提出退学。班主任老师反复交流,仍坚持回老家读高中。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小刚显然不适应中职学生的住读生活,他仍然怀念过去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害怕军训苦练,未能与新同学友好相处,发现同学行为出格未能采取制止措施或报告班主任,选择退学是一种逃避问题的行为。说明小刚适应环境能力较差,且不会正确处理遇到的挫折。

【案例3】晓蔓是2015级“3+2”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进校学习近两年,晓蔓提出留级,转到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就读。问其原因,晓蔓觉得当初选会计专业是父母一再劝说,勉强学习了1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入门,什么都没有学到,不如回到起点,重新选择。班主任老师开导她,专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职业都有利弊,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同学们鼓励她,希望晓蔓能够留下来继续就读会计专业。晓蔓勉强答应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晓蔓自己也非常努力,晓蔓连续报考了5次,终于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今,晓蔓是某品牌内衣驻重庆某地区的代理,每天都和数字打交道,登记明细账,月收入超过10 000元。回想当初,晓蔓庆幸自己当初坚持读完会计专业。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晓蔓在会计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挫折,提出转专业,但晓蔓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采取多问、多练、多花时间的方式坚持学习最终取得成功。本案例说明,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应该听取别人友好的建议,采取积极的预防应对,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经历过挫折的人会变得更加坚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预防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