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注意 交通安全
案例导航
【案例1】一位姓胡的男子驾驶着轻型货车在路上行驶,这时,发现马路上出现一个男子正在横穿马路,胡某赶紧鸣笛以及采取制动措施,但由于该男子头戴耳机,没有听到鸣笛继续往前走,最终被货车撞飞10多米远,后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死亡。
案例分析
当公路上车况较好时,驾驶员经常会以道路限制的最高速度行驶,突然发现横穿马路的行人,很难立即将车停住。此案例中,死者没有及时发现路上的车辆,加上戴着耳机,没有听到司机发出鸣笛警告,没能在第一时间采取躲避措施,因此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行人在公路上行走时,切忌戴耳机,尤其在穿行马路时,一定要注意躲避机动车辆,切莫疏忽大意。
【案例2】上海市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在路口的斑马线上等待红绿灯时,被一辆转弯行驶的大货车撞倒并碾压,当场死亡。交警赶到现场后发现,因为那位女士所站位置与货车通行时距离较近,正处在了货车的内轮差区域,才被车尾撞倒。
案例分析
车辆在转弯的时候,由于前后轮行驶轨迹的不同,产生的差值区域叫内轮差。车辆在转弯过程中即使车头已绕过行人,由于内轮差的存在,车身也有可能碰撞到行人。上述案例就是因为驾驶人员忽视车辆内轮差的存在,才导致严重的事故。若该女士站在人行道基石上等红绿灯,也许悲剧就会避免。

内轮差
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
1.发生事故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迅速拨打120、110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报告附近交警部门。
2.在交通事故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保存事故现场。
“事故现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的车、物、人、畜以及有关痕迹物证等所在的空间场所。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在交警到来之前,用绳索、石块等设置现场保护警戒线,以防现场被破坏。因抢救伤者需移动伤者和车辆,要做好详细标记,以保护现场原貌。
3.在交通民警未到时,当事人绝不允许随便离开现场或私自处理。当事人肇事逃逸或者有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负全部责任。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时,负同等责任。
4.我们如果遇见交通事故,要立即帮助维护交通秩序,帮助打电话报警,记清车辆牌号,寻找伤者,帮助救护。发现事故双方有“私了”情况,要及时劝阻。
5.发生交通事故时,还应特别留心几点。
(1)千万不要“私了”,在伤势不重的情况下,应及时寻求帮助,叫旁边的叔叔阿姨及时通知自己的父母或者老师,或者打120、110报警,通知警察赶到现场处置。
(2)一定要及时记住肇事车辆车牌号、颜色、大小、形状,以防肇事车辆逃逸。
你所乘坐的车、船发生事故怎么办
1.首先,要保持头脑清醒,要镇定。应迅速辨明情况,寻找应付的办法。
2.车、船撞击事故,如果你能在撞击的短暂时间内发现险情,就应迅速握紧扶手、椅背,同时两腿微变用力向前蹬地。这样,可减缓身体向前的冲击速度,从而降低受伤害的程度。
3.如果意外事件发生得特别突然,那么就应迅速抱住头部,并缩身成球形,以减轻头部、胸部受到的冲击。
4.如果你乘的车不幸翻倒,切记不要死抓住某个部位,只有抱头缩身,才是上策。
5.汽车等高速交通工具,座位上都配备有安全带,可不要小看这些带子,它能保护你的生命。根据世界各国交通事故调查结果,澳大利亚安全带使用率为87%,死亡人数减少比率为15%~20%;英国安全带使用率92%,死亡减少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