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应对

预防应对

疫情通用心理调适方法

1.适度关注疫情信息

面对大量的疫情信息,每个人都应寻求正规信息发布渠道,关注官方、正规渠道发布的新闻。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能够帮助我们抵抗失控感,但如果反复阅读带有负面情绪色彩的信息,则容易引发“替代性创伤”(指未直接经历创伤事件的个体,以简介方式接触到创伤事件而产生的心理不适),消耗我们的心理能量。因此,当阅读这些信息让自己感到不舒服时,应主动停下来,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理性分析信息的可靠性,保护自己免受负面情绪冲击,同时,多关注积极、正面的宣传报道,从中汲取战胜疫情的正能量。

2.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系统全面地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知识,做到心里有底,能更有效地缓解恐慌焦虑情绪,更好地保护自己和照看患病的亲人。

3.接纳自己的情绪

接纳自己面对疫情的恐惧、焦虑和沮丧等负面情绪,应认识到,适度的情绪反应是我们应对疫情的“自我保护”机制,使我们对疫情保持警觉,有利于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

4.调整不合理的认知

危机面前,人们容易出现因注意力变窄或选择性注意而把注意力放在事件的消极方面,容易出现不合理认知,把事件的不良后果人为地放大。正确的做法是,全面评估事件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如疫情可能会危机我们的健康,但也可能是改善我们公共卫生政策和革除不良饮食习惯的契机。

5.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

可通过制订生活计划保持健康的作息,如坚持每天锻炼、保证正常的睡眠规律和健康的饮食。另外,还可以通过读书、做饭、和家人聊天或玩游戏等丰富的室内活动充实自己,同时也能增进与家人的感情,促进家庭和睦。

6.维护人际支持

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电话、微信、视频等)联络亲朋好友、同学师长,倾诉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表达关心、约定疫情结束后的计划等,通过保持与社会的沟通,获得支持鼓励。另外,要对身边的人给予积极主动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生活在亲善友爱的社会环境中,既能疏导负面情绪,也能通过积极的情绪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增加抗击疾病的能力。

7.适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政府部门、社区、高校,以及许多专业机构都提供免费的心理援助服务,如心理热线电话或网络咨询服务等。如果心理问题难以自行调适,要主动向专业机构求助,以获得专业支持,积极调整心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应对策略

1.高风险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根据疫情态势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中风险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低风险区:实施“严防输入、统筹兼顾”策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