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应对
改变厌学行为的几点措施
1.学习目标的转移
高中时是以升学为目标,而进入大学后则以求知创新为目标。这是由大学学习的自身特点决定的。青少年的学习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探索性、独立性、创新性等特点,是以求知为目标。
2.保持适当的学习动机

有了求知目标,目标转化为需要,学习主体被激励,形成学习动机。当然动机不能过弱也不能过强。罗伯特·耶基斯与约翰·迪灵汉·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倒U字型的函数关系,动机过弱或过强,都会使工作效率不降,多种活动都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随动机提高而上升,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因此,青少年要保持适当的学习动机,所定的目标要符合自身的客观要求。这样,学习动机才能保持在一个最佳水平上。
3.培养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需要。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到需要时,相应地就会产生某种学习兴趣,于是就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因此,培养学习兴趣,必须强化学习需要。积累知识经验。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是以知识经验为条件的,有知才有趣,无知便无趣。因此,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的同学不必苦恼,只要静下心来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深入和知识的增加,专业兴趣便会逐渐产生,而且逐步增强。
4.意志力和好习惯的培养
如果你能天天坚持跑步或每天坚持写日记的话,不出一年,你会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力。当然这里不是单指跑步和写日记,只要拟定一个计划,有始有终的去完成它,你就已经具有很强的意志力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受习惯的支配,坏习惯毁人一生,好习惯将终身受益。因此,如果我们总要受习惯支配的话,就让好习惯支配我们,而要改变一个坏习惯,得有坚强的意志力的支撑。只要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力,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