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应对
交通事故现场的急救措施
1.现场组织。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开展自救互救,以便及时救护。
2.根据具体情况,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生命垂危的伤者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的泥土、呕吐物、义齿等,然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如发现开放性气胸,则进行严密的封闭包扎;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其浮动。
3.正确搬运。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都特别要预防伤员的颈椎错位、脊髓损伤,因此搬运伤员时须注意:
(1)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地上放置颈托,或者使其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如一时无颈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2)对昏倒在坐椅上的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3)对被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动作要轻柔,托住腰臀部,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把伤员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现场急救后根据伤员的伤势情况,由急救车运送。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会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的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的半座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交通事故中头部外伤的急救方法
据资料介绍,在交通事故的死亡者中,头部外伤者占半数以上,而且60%~70%的伤者死于伤后24小时以内。因此,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有很大的可能使受伤者转危为安。
1.头部外伤的急救措施
(1)发现受伤者后,应尽快检查其头部有无外伤,是否处于危险状态。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移动伤者,并按以下程序迅速抢救:第一步取昏睡体位,即让伤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第二步若伤者呼吸已停止,则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消失,则进行心脏按压;第三步若伤者头皮出血,用干净的纱布等直接压迫止血。
(2)如果伤者头部受伤后,有血液和脑液从鼻、耳流出,就一定要让伤者平卧,伤侧向下,即左耳、鼻流出脑脊液时左侧向下,反之右侧向下。如果伤者的喉和鼻大量出血,则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应让受伤者取昏睡体位,以利于其呼吸。
2.头部受外伤注意事项
(1)受伤后如只有头痛头晕,说明是轻伤;如还有瞳孔散大、偏瘫或者抽风,那至少是中等以上的脑伤了。
(2)头部外伤的病人一旦出现频繁呕吐、头痛剧烈和神志不清等症状,那就绝不可大意,应速送医院诊治。
(3)受伤后如有脑脊液流出时,最好不要用纱布、脱脂棉等塞在鼻腔或外耳道内,因为这样会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