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拨

知识点拨

安全生产是企业员工健康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关系员工生命、家庭幸福,关系公司生产与效益、发展与稳定的大事。当前工学结合背景下,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是顶岗实习工作最根本的实践。顶岗实习生应立足本职岗位,加强安全知识学习,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实习单位劳动纪律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努力为实习单位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工作氛围,保障顶岗实习顺利进行,积极促进公司各项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习生伤害事故的成因

1.实习生心理准备不充分。实习前,学生往往对企业环境、实习工作过程和生产环境的认识理想化。进入实习现场对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问题与突发事件,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因此,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变得手足无措,从而因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2.实习生安全意识淡薄。实习生对于学校与企业的安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看到带班师傅的工作觉得比较简单,认为自己已完全掌握,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对于实习伤害事故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深刻

3.实习生操作技能水平低下。实习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及对操作规程的了解,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与操作的可靠性。尤其是当面对突发事件时,实习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决定了对事故的判断与操作行为的决策,并决定了事故控制处理的成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4.实习指导教师对生产过程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实习生参与企业实习时,实习指导教师没有做到跟踪指导,关注实习生实习现场与工作状况。

5.学校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没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学校的安全教育只停留在课堂教育上,要求学生记住通用性的规章制度、安全防范注意事项等,没有站在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下理解安全问题。同时,企业的带班师傅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人特点缺乏了解,很少结合真实的工作环境,逐点讲解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6.实习单位安全管理松懈,缺乏安全实习意识。从我们对发生事故的部分案例进行追踪分析可以看到,部分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有明确的实习管理制度,保障实习期间的管理与指导。而有些实习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大多数自身安全管理机构不完备,管理松懈,职能及安全生产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实习指导师傅安全意识不强,这也对实习生的安全造成影响。

7.学校与企业实习单位缺乏沟通,安全责任制不明确。学校缺少与企业良好的沟通,没有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实习生安全实习协议等,明确双方的管理职责。很多情况是校方联系人与企事业单位有关部门联系,或由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企事业单位认为他们提供学生实习,是对学校的一种支持,但缺乏严格的实习管理制度,存在学校、企业双方的管理均不到位等现象,出现责任事故后又互相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