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用电安全
案例导航
【案例1】某中学学生宿舍一位同学,为了试听录音机,在宿舍里一个已损坏的插座裸露出的两个线头上接线,但导线很不规则,从褥子底下穿过。当日下午接线处着火,引燃褥子引起火灾,烧毁4位同学床上的被褥、衣物、书籍和一些公物,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余元,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分析
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用火不慎,如点燃蚊香引起其他可燃物起火;二是安装和使用电器设备不当,如白炽灯灯泡使用纸灯罩或过于靠近可燃物,乱拉电线造成短路,超负荷等以致引起火灾。特别是在布局密集的学生宿舍楼内如发生火灾,往往会引起“火烧连营”。从以上案例中可看出,住校学生由于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加之一时大意,便造成火灾。作为一名住校的学生应严格遵守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案例2】某高校学生小张在晚上选修课下课后回到寝室想喝点水,但由于中午忘记打热水,水瓶里空空如也,于是小张找出电热杯,打算烧水。由于临近期末考试,所以他一边等开水,一边收拾书包准备再去上自习。不一会儿,电热杯里的水沸腾起来,他匆匆忙忙地把水倒进自己的保温杯,拿起书包去上自习了。晚上10时许,同寝室的小王回寝室拿书。刚进大楼就闻到一股东西被烧焦的气味。小王打开寝室门,一团烟雾席卷而出,他赶快打开灯,看到小张的桌子上烧坏的电热杯和熏黑的墙壁,书桌上面很多东西也被烧焦了。小王赶紧上前切断电热杯的电源并扑灭了火,才避免了发生更严重的事故。
案例分析
为了保证同学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住宿学生应严格遵守宿舍用电管理规定,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在宿舍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
【案例3】清晨6点半左右,某学校女生居住的18号宿舍楼突然发生火灾。住在失火宿舍隔壁房间的小钟正在睡梦中,忽然被呼喊声惊醒。她睡眼蒙眬地走出门外,只见隔壁的4名女生站在门外哭喊着:“宿舍着火了,快来帮着灭火!”小钟立刻返回宿舍,叫醒室友,拿起一个盆子往水房里冲。“里面已经有十几个人在接水。”小钟和同学们端着一盆盆水就往起火的宿舍里浇。等小钟端着盆子跑第三趟时,已被浇灭的火突然大了起来。“我们没有想到对面宿舍的门一开,形成对流,火一下子烧了起来。”
“可惜我们不会用消防设施。”一名女生说,在离失火宿舍不到10米的墙上装着一个消火栓。当时救火的女生虽然打开了消火栓,从里面喷出来大量的水,但她们却不知道该怎么把水带接到阀门上,结果整个楼道里流满了水,消火栓却没有派上用场。在墙角虽然立着几个干粉灭火器;几名女生拿起来按来按去,可是怎么也喷不出东西来,只好又去端水灭火,结果错过了最好的救火时机。
经过调查查明,着火原因是学生在宿舍内违规使用电器——“热得快”烧水,引发大火。室内各种设施被大火付之一炬,造成经济损失2万余元。事件发生后,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后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也会加强对学生消防安全的培训。”
案例分析
使用电器时,最好不要长时间离开,像“热得快”之类的电器,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火灾,所以尽量不要使用。火灾发生的原因包括雷击、自燃、使用明火不慎以及使用燃气或电器不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