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地震逃生
案例导航
【案例1】17岁的马某某曾在地震中被困废墟,以下是他讲述自救的情况:地震后我全身被废墟掩埋,开始因为不知自己的埋压情况,不敢盲目乱动,怕越动压得越实。我考虑,众多的人都被埋,在等待搜救人员,短时间可能不会有人来救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应主动自救,起码要保护自己,不要只是等待。我开始小心地活动肩膀,抽出手臂,上肢可以活动了,我觉得没什么危险,胆子也大点了,试着将周围的石块向四周空隙推移,扩大了我的生存空间,呼吸也畅通多了,为延长生命创造了条件。待听到来人时,我就呼喊,由于开始没消耗太大的体力,喊声也较大,叫来了两个人,他们立即搬开废墟,我在下面积极配合,把石块向外传递,我的下肢逐渐可以活动了,终于从缝隙中爬出了废墟。
案例分析
在案例中,都是因为地震造成人员伤害。在遇到地震时,人们首先要想办法积极自救,并主动配合搜救人员,这样不但可以延长生命,缩短搜救时间,还可多解救其他埋压人员。
【案例2】四川长宁6.0级地震,系2019年以来四川境内最大震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附近(北纬28.39度,东经104.94度)发生6.0左右地震。此次地震,宜宾、乐山、成都、内江、重庆等地震感强烈。这是今年以来,四川境内首起6.0级及以上震级的地震,在此之前,四川今年最大的地震是自贡荣县发生的4.9级地震。长宁县双河镇75岁的黄关富奶奶百感交集的说:“地震发生不久便停电了,我们住在3楼,是被女儿用手机照亮接下楼的,光脚就下楼了……”一位长宁网友在微博上发出求救,称其带着不到3个月的女儿在检察院门外避难。众多网友在其微博下留言,为他们祈祷平安。灾区的一位医生发微博表示:“记住,有任何不适请立刻到就近的医院处理,医护人员24小时都在。”

案例分析
案例是一个典型地震防范事例,说明了面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时防范意识的重要性。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