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安全 练就火眼金睛

第一节 交友安全 练就火眼金睛

案例导航

小王在网上结识了一位外国学生。这位网友自称毕业于某省理工学院并掌握三门外语,想请小王教他学吉他,小王欣然答应。一天,小王接到这位网友的邀请来到一家川菜馆,一起庆祝网友的生日。见面之后,小王发现网友能说会道,很有才华,而且待人彬彬有礼,于是放松了警惕。一起喝了几杯酒后,两人便称兄道弟了。不胜酒力的小王很快就昏昏欲睡。这时,网友找了个借口离开了这家川菜馆,小王倒在包间里不省人事。4个小时后,小王醒过来。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包括手机、吉他在内的总价值近3000元的财物不翼而飞。小王按照事前与网友曾经联系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电话始终关机,小王方知受骗,马上报警。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往往都擅长表演,在骗取他人的信任后,再一步步地将对方引入预先设置好的圈套里,最终达到其不法目的,与不知底细的网友见面一定要小心。

网络交友常见的骗术

1.与网友见面时伺机实施盗窃。

2.与网友见面时,以借手机打电话为圈套,骗取手机。

3.在饮料或酒中下药致人昏迷,趁机劫走钱财。

4.某些经营场所的人员以网络交友为诱饵,骗网友进行高额消费,以获取非法利润。

5.编造各种借钱的理由,骗取他人钱财。

6.以帮忙介绍工作或找人拉关系为由,骗取钱财。

7.打着网络交友的幌子玩弄他人感情或实施强奸。

8.以网络交友为名,进行敲诈勒索、绑架。

9.打着网络交友的旗号,到处骗吃骗喝。

10.通过网络交友诱逼他人加入传销组织。

同学交往中的常见误区

1.友谊与“江湖义气”是有本质区别的,“江湖义气”只讲“友情”,不讲是非。有人把“江湖义气”看作是“够朋友”,认为做事“够朋友”就是友谊。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它很容易导致不良的后果。很多青少年就是因为分不清真正的友谊与“江湖义气”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当今社会,电视、电话、网络等高度发展,不与他人交往,照样可以正常生活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生活在社会中都不可避免地与人发生联系,都需要与他人交往。如果封闭自己,只会使自己陷入孤立;如果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我们就会接触更多的人,分享分享更多的经验和快乐,同时也会被更多的人接纳。我们要认识闭锁心理的危害,敞开心扉,使我们的性格更开朗、人生更精彩。※我身边的人都有缺点,所以我找不到朋友。※朋友就是随时随地为你服务,听你调遣的那个人。※朋友之间应该宽容,宽容就是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