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焦虑症

第五节 焦虑症

案例导航

【案例1】方某是一个17岁的女生。在老师同学的眼中,方某是一个羞涩、内向、好脾气的女生,从没和别人发生过争吵,甚至连争论都很少发生。方某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不愿与家人、朋友、同学一起出去娱乐。例如,逛超市、吃饭、看电影等。一开始大家以为是方某不爱热闹,后来在与老师的一次谈话中,她提到自己在和别人的相处中总是有种不安的情绪,虽然可以进行正常的交流,但自己总觉得会被嘲笑。久而久之,方某越来越不愿意出门。

案例分析

对于处在社交焦虑状态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都会害怕自己成为别人注意的中心;会认为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自己,观察自己的每个小动作,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因此会尽可能避免去商场等公共场所;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也从来不敢与人争论。案例中的方某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焦虑症,若不进行及时的疏导,很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焦虑症。

【案例2】李某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很刻苦,成绩却不太理想。据李某所说,每到快要考试的时候,他都会比平常更努力,开夜车是常事。考试后又常因成绩不好而懊恼不已。久而久之,他心里很失望,并产生焦虑情绪,考试期间晚上都睡不好,不停想着白天的考试,越想越觉得自己又没有考好,内心非常自责。饮食上也很不注意,常常匆匆吃些东西就去自习室看书,可越看越觉得记不住,心慌得厉害。

案例分析

认为考试成绩不足以回报自己的努力程度,李某陷入了考试焦虑状态。这是面临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就多数人而言,面临重要考试或关键性考试,总会引起一些心理压力,产生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这是正常的,也是无害的。但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会对人的身体、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焦虑心理时,要及时进行积极的疏导,例如做一些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等。在自己无法排解心中焦虑情绪时,要向老师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