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应对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担忧和恐惧。面对疫情,产生焦虑和恐慌等负面情绪都是很正常的,这是人体很自然的应激反应,适度应激能够帮助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疫情。但是,长时间的恐惧和焦虑会损害免疫功能,从而诱发疾病。因此,保持平和而积极的心态才能有助于健康,理性地看待疫情才能共渡难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校学生就医指引
1.学生返校后,若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干咳、咽痛、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向学校报告,并在校医院指导和协助下,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2.前往就近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选择开车、骑车、步行等相对独立的交通方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路上打开车窗,时刻佩戴口罩并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1米以上);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3.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必须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和居住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疑似病例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等,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调查与检查。
在校学生心理互助的方法
在校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疫情期间,为开学返校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帮助,稳定学生的不安情绪,使其安心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朋辈心理互助工作对于在疫情期间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关注班级同学的健康状况
主动关注班级同学、寝室同学的身心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老师或学校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帮扶。
2.分享防疫知识
同学之间互相分享“疫”情防控期疾病防控知识和心理防护知识,提供权威的信息获取渠道。
3.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同学
主动关心受“疫”情影响的同学的学习生活,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积极协助老师开展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同学的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