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拨
学会与父母沟通
对子女来说,天下爱你的人莫过于父母,只有父母是处处为你设想,不惜牺牲自己,若父母的想法和你不一致,必有他们的道理。所以在与父母沟通时,也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及想法,消除潜在的误解;
2.选择适当时间和地点与父母交谈,不要在父母心情不好或很劳累时打扰父母;
3.对父母态度要谦恭,不要无理取闹,任性发脾气,或用不当的语气与父母顶嘴;
4.尊重父母的建议和指导。若无法接受父母的意见,应说明困难,寻求父母的谅解;
5.当与父母出现比较严重的冲突时,不妨请第三者,如其他长辈,邻里朋友或专业人员帮助。避免使事情闹僵,伤害亲子间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沟通是双向的
教师和其他成年人一样,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万能的。
事实上,完美无缺的人是没有的,职校生不应苛刻地要求教师十全十美。所以说如果因为不满意教师的性格而影响到对他所讲的专业知识的接受,最后受害的只有学生自己。教师不会因为学生不喜欢他的讲课就彻底改变自己的性格。对青少年而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认真听取教师作为一个成年人的经验之谈,学习他们各自的长处,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
人的年龄越大,人与人的关系就越应该平等。职校教师不同于小学教师,除了上课时间,他们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有限,难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他们也会担心过多接触学生会受到学生的冷淡和回避。做学生的如果总是对教师敬而远之,这也就失去许多和教师相互沟通的机会。实际上,大多数教师都愿意和学生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所以,职校生如果认为自己真的长大了,就不要被动地等待教师来关注自己,而应积极主动地去和教师亲近。比如,课后和教师聊聊天,讨教课业上的疑问,帮助教师做事情等。
总之,在面对问题时,作为青少年,更应诚心配合,不能只要求父母和师长理解自己。只有双方都付出诚意和努力,才能顺利解决二代人之间的矛盾,建立并保持最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