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主编简介

《中医情志疗法在常见精神障碍中的临床诊疗实践》编委会

前 言

第一章 情志学形成简史

第一节 情志理论的萌芽

一、情志产生的初步认识

二、情志致病的简要阐述

第二节 情志理论的初步形成

一、《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情志理论的基础

二、其他典籍对于情志理论形成的贡献

第三节 情志理论的发展

一、晋隋唐时期——情志理论发展的奠基阶段

二、宋金元时期——情志理论发展的创新阶段

三、明清时期——情志理论发展的深入阶段

第四节 情志学的初步形成

一、研究新进展

二、尚需思考的问题

第二章 现代中医情志学理论基础

第一节 情志学的中医理论基础

一、整体论

二、人格论

第二节 情志学的现代医学理论基础

一、概述

二、情绪应激的机制

三、情绪应激综合效应

四、情绪应激与心身健康

第三章 精神障碍

第一节 精神障碍概述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分类

一、精神障碍分类概述

二、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第三节 精神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

一、精神疾病的病因

二、精神疾病的病机

第四章 抑郁障碍中医诊断及情志疗法

第一节 疾病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一、西医病因病理

二、中医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临床表现

一、核心症状

二、周边症状

第四节 中医诊断

一、中医四诊

二、辅助检查

三、诊断要点

四、鉴别诊断

第五节 常规治疗

一、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第六节 情志疗法

一、喜胜悲(忧)

二、怒胜思

三、阳胜阴

四、五音疗法

五、情志护理

第五章 双相情感障碍中医诊断及情志疗法

第一节 疾病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一、西医病因病理

二、中医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临床表现

一、情绪高涨

二、情绪低落

三、思维活动加速

四、思维内容障碍

五、躯体症状

第四节 诊断鉴别

一、躯体检查

二、诊断要点

三、鉴别诊断

第五节 常规治疗

一、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第六节 情志疗法

一、顺情从欲法

二、移情易性法及以情胜情法

三、安神静志法

四、心理治疗

五、运动治疗

六、饮食治疗

七、药物治疗

八、特色疗法

九、综合调护

第六章 分离障碍中医诊断及情志疗法

第一节 疾病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一、西医病因病理

二、中医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临床表现

一、分离障碍性精神障碍

二、分离障碍性躯体障碍

第四节 中医诊断

一、中医四诊

二、辅助检查

三、诊断要点

四、鉴别诊断

第五节 常规治疗

一、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第六节 情志疗法

一、心疗治本

二、情志调护

三、暗示疗法

四、综合调护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中医诊断及情志疗法

第一节 疾病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二、中医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临床表现

一、精神症状

二、常见临床类型

第四节 临床诊断

一、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中医辨证与辨病

第五节 常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西医治疗

三、中医治疗

第六节 情志疗法

一、中医情志疗法联合精神运动康复

二、心理治疗联合工娱治疗

三、中医情志护理和耳穴压豆

四、预防与调护

五、康复治疗

第八章 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诊断及情志疗法

第一节 疾病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一、西医病因病理

二、中医病因病机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中医诊断

一、中医四诊

二、辅助检查

三、诊断要点

四、鉴别诊断

第五节 常规治疗

一、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第六节 情志疗法

一、心理康复干预

二、康复功能锻炼

三、情志治疗方法及注意

四、综合调护

五、预防阿尔兹海默症

第九章 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医诊断及情志疗法

第一节 疾病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一、先天不足,肾精亏虚,脑髓不足

二、神失所养,心窍不通

三、肝失条达,升发不利

第三节 临床诊断

一、临床表现

二、诊断要点

第四节 临证思路

一、病机辨识

二、症状识辨

第五节 常规治疗

一、ASD传统干预疗法

二、中医治疗

第六节 情志疗法

一、中医七情调节

二、心理学技术调节

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中医心理疗法

四、情绪的生化机制与中医情志相胜法

四、移精变气法和开导劝慰法

五、中医五行音乐疗法

六、中医针灸与按摩法

第十章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诊断及情志疗法

第一节 疾病概述

第二节 病因病机

一、西医病因病理

二、中医病因病理

第三节 临床诊断

一、临床表现

二、诊断要点

第四节 临证思路

一、病机辨识

二、症状识辨

第五节 常规治疗

一、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第六节 情志疗法

一、七情内伤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二、情志因素对儿童多动症发生的影响

三、情志因素影响儿童多动症的发展、转归

四、情志因素在儿童多动症治疗中的体现

第十一章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抑郁障碍

案例二 双相情感障碍

案例三 分离性精神障碍

案例四 精神分裂症

案例五 阿尔茨海默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