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障碍性精神障碍

一、分离障碍性精神障碍

1.分离性朦胧状态

这种状态常突然出现,意识范围缩小,只局限于导致发病的精神创伤情节之中,对外界其他失误感知不清,反复讲述或重复表现精神创伤的内容。一般历时数分钟,突然清醒,醒后不能清晰回忆。

2.情感爆发

常出现与人争吵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作,哭叫蹦跳,倒地打滚,捶胸顿足,或边哭边唱自己的身世,自己心中的痛苦,围观的人越多,发作越厉害。一般历时数十分钟自行平息,当时也有意识障碍,但较轻,对发作有部分回忆。

3.神游症

这也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意识障碍。患者常在白天醒觉时,突然放下原来的工作,从家中或工作单位出走,做原来无计划的漫游。由于意识范围缩小,对途中的事物印象十分模糊,但能基本进行日常生活和完成简单的社交接触,如能自理生活,能购车票,乘车问路。此时患者常以一种新的身份出现,忘记了原来的自我。一般历时数十分钟到几天,突然清醒,醒后对病中的经历毫无回忆。

4.假性痴呆

常见患者在精神创伤之后,突然出现严重的智慧活动障碍,对提出的十分简单的问题也不能正确回答。仔细检查,有别于器质性(真性)痴呆和其他精神病引起的假性痴呆(如抑郁性假性痴呆),常见有两种。

(1)Ganser综合征:患者能理解别人的提问,却做出近似的回答。如问:4+4=?答:“7”。实际操作也是这样,如给他钥匙,能理解这是用来开锁的,走到车前,却将钥匙倒过来去塞锁孔;若给他铅笔,能理解是用来写字的,但将笔倒过来写。这种言行常给人以故意做作的印象,多见于被拘禁的罪犯,同时常伴有意识轻度模糊和其他的一些分离障碍症状。

(2)童样痴呆:成年患者突然变得像个孩子,讲话表情动作天真幼稚,叫别人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称自己是小宝贝,唱儿歌,做游戏。

5.多重人格和附体状态

患者突然以另一种身份出现,否认自己原来的身份,以新的人格来进行日常社会活动,仅以两种人格交替出现的称双重人格,两种以上的称多重人格。附体状态时患者不否认原来的自己,而是觉得某神灵或死去的某人附在他身上,所以常以神灵或死去某人的口气来说话,这种状态的出现有时和特殊的气氛有关,如迷信或巫术。

6.心因性遗忘

在无脑器质性损害的情况下,突然对自己的重大经历失去记忆。这些遗忘的内容,常常是和他精神创伤有关的事。

7.癔症性木僵

此时意识障碍比较严重,常发生在精神创伤之后,躯体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不动、不语,对外界刺激不反应。但与器质性木僵不同,本症缺乏其他脑器质性损害的特征,且维持时间也较短。

8.分离性精神病性状态

常在严重的精神创伤后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行为紊乱,哭笑无常,有短暂的幻觉、妄想和思维障碍等。症状多变,好发生于表演型人格的女性。一般不超过3个星期,可突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