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医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现代医学对抑郁障碍的研究已有多年,但是抑郁障碍的病因一直未确切阐明,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关于抑郁障碍的病因探讨会越来越深入。

目前,从生物学角度认为抑郁障碍与神经系统功能密切相关。人类的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其中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之间要通过突触传递各种信息以完成复杂的神经功能,而神经递质是这种信息的载体,它们由突触一端跨过间隙到达另一端,作用于特异的受体完成传递信息的功能。研究表明,在各种神经递质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与抑郁障碍的发生有一定关系。5-HT可对睡眠、体温及心血管功能产生影响,同时与镇痛有关。DA除了调节躯体运动外,还参与精神活动的调节。NE参与心血管系统活动的调节、镇痛及体温调节,与情绪活动也密切相关。各种递质之间的相互协调平衡可能比单一递质功能的改变更为重要。作为特异性受体,5-HT受体与人类的精神活动相关,特别是抑郁障碍的研究更多关注于这一受体功能的正常。人脑内5-HT受体与多种精神活动相关,研究表明与焦虑、情感障碍等关系密切。另外DA受体、NE受体也与抑郁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抑郁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神经递质传递过程的多个环节密切相关,此外还与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相联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抑郁障碍的病因学除了从生物学角度研究外,还需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探讨,对于社会环境及心理因素在抑郁障碍发病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导致易感体质,特定的人格因素和认知模式是抑郁障碍发病的基础,负性社会生活事件则是抑郁障碍发病的诱因,而社会支持系统则是影响抑郁障碍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时期的经历影响人格的发育,关系到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

所有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不能截然分开,共同导致了抑郁障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