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传统干预疗法

一、ASD传统干预疗法

1.行为干预法

行为干预法以应用行为分析法为代表,运用刺激—反应—强化原理学习式干预ASD患者的问题行为,一般采用回合教学法。回合教学法是应用行为分析法的核心训练技术,治疗师每回合均按照指令、辅助、反应、强化和停顿5个步骤引导患者,并将新技能分解为单个小单元,循序学习、强化,使患者能自主学会技能,并迁移新技能于其他情境。对于长疗程治疗ASD患者,回合教学法的模式较僵化、不灵活,未考虑患者周围环境、亲密关系等因素导致的问题行为,故成功治愈案例较少。

2.沟通干预法

沟通干预法利用ASD患者擅长视觉信息加工的特点,选择可供抓取的图片与患者沟通,如图片交往沟通系统,即通过刺激患者视觉和相关感官与患者沟通,并激发其识别目标物以应对问题,该法多针对语言障碍ASD患者或沟通障碍ASD儿童。沟通干预法的操作过程通过视觉铺垫转移了ASD患者的注意力,使其逐渐从僵化的精神世界出离,转移兴趣范围,从而逐渐与他人建立交流沟通,培养灵活会话技能,进一步达到减少孤独症状的目的。

3.社交干预法

社交干预法以发展人际关系的干预模式为核心,如人际关系发展干预、地板时光疗法(Floor Time)等,重点在于改善ASD患者周围环境、家庭环境等与ASD患者社交相关的环境,特别是激发ASD患者连接关系网络并引导其表达自身的兴趣和动机。培养ASD患者对家中主要抚养者(如父母)的积极情绪和温暖情感连接十分重要。在亲子互动中,ASD患儿逐渐与父母建立亲密情感连接是实现初级社会化的基础。通过ASD患儿与父母的游戏互动,培养其复杂表达能力、逻辑能力、感受自我与他人的能力、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以及灵活沟通技能。在ASD患者康复过程中,父母的积极支持能提高ASD患者感知觉、精细动作、语言沟通和认知等发育。

4.感知觉干预法

感知觉干预以感觉统合训练为核心,通过刺激人脑前庭、触觉和本体感觉等,利用神经可塑性促进大脑社交觉知、信息加工和学习等,使ASD患者心理、躯体和大脑协调统一。听觉统合训练是一种治疗ASD的辅助音乐疗法,用于矫正ASD患者听觉系统的声音处理失调。听觉统合训练排除使ASD患者敏感、不适的声音,并有规律地呈现相应音频来调节其情绪和行为紊乱。音乐疗法更适用于未成年ASD患者,以提高其社交兴趣和社交技能,进而增进其安全感、愉悦感、勇气和自信。但听觉统合训练的临床试验较少,其康复有效性尚待充分验证。舞蹈动作治疗基于舞蹈或动作方式调节ASD患者的身体协调力和认知统觉系统,采用非口语形式调节ASD患者的情绪,以动态途径促进人际网络的交互和沟通。舞蹈动作治疗能有效缓解ASD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和积极情绪,结合音乐疗法促进ASD患者的治疗,但团体治疗效果并不稳定。

5.认知干预法

认知干预法认为,沟通、社交和想象力障碍是ASD患者的核心障碍。有学者认为,ASD的病因为心理理论缺损,即缺乏人基于自身资源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活动,并据经验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认知干预法的核心是打破ASD患者的错误信念和行为模式,调节情绪异常,从而减轻症状。此外,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Asperger综合征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目前,国内外采用认知干预法治疗ASD的案例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儿童患者,对成人ASD患者干预仍需进一步探究。

由此可见,目前ASD的干预方法各有利弊,且研究较少,缺乏适合推广的成熟有效疗法。ASD患病率逐年升高,急需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ASD相关治疗应以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其积极情绪以及刺激大脑觉知转化、拓展兴趣和活动范围、促进与外界连接为主,尤其是提高家庭环境(基础社会单元)的亲密情感连接能力,从而改善患者沟通障碍,使其摆脱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