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病因病机
双相情感障碍在中医古籍中早已有所记载,认为其是属于狂病、郁证的范畴,其发病机制,虽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但精神因素的诱发占主导地位。病位在肝、脾、心、脑、肾,初期为火郁、痰湿、气滞,多属实证;久病由气及血,多见阴虚火旺等,由实转虚。
1.阴阳失调
机体阴阳失去平衡,不能相互维系,导致阴虚阳亢,神明被扰而逆乱,发为本病。久病则阴阳俱虚,温运无力,神明失充。
2.七情内伤
情志不遂,肝气不疏,气郁化火,肝火内盛,扰乱神明。肝胆火炽,魄无所藏。火盛伤阴,神明失养。七情内伤可引起神明逆乱而发本病。
3.痰气上扰
情志不舒,气机不畅,气不行则津液停聚成痰,痰气上扰清窍,以致蒙蔽神明。气郁化火,痰火交结,上扰神明则发为本病,见狂躁不宁。
4.瘀血阻滞
久病入络,肝血瘀滞,肝无所藏,魂无所附,神魂无主,发为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