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机辨识
2025年08月10日
一、病机辨识
1.肝肾阴虚,肝阳偏旺
乙癸同源,若患儿先天不足,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则阳亢于上而出现多动。肝阳亢,易于冲动,好动难静,容易发怒,常不能自控;肾阴虚,五心烦热,盗汗,腰酸乏力,记忆力差;肾精亏,髓海失充,脑失聪明,学习困难。
2.心脾两虚,心神失养
心为君主之官,心藏神,心神得养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脾乃至阴之脏,藏意,在志为思。心脾两虚,气血亏虚,精微不能滋养五脏和髓海,阴阳失其平衡,虚火浮动,上扰心神则神思涣散、精神不专、反应迟钝、健忘。若脾之气阴不足,脾失濡养,则注意力涣散、做事有头无尾。偏心气虚,形体消瘦、睡眠不熟,伴自汗盗汗;偏脾气虚,形体虚胖、偏食纳少、面色无华、记忆力差。
3.湿热内蕴,痰火扰心
小儿脾常不足,若喂食不当,致脾失健运,聚湿成痰,湿热、痰浊内蕴,郁而化火,痰火扰心则心神不宁、多动多语、烦躁不宁、难于制约、口苦、便秘尿赤。
4.脾虚肝旺,肝脾失调
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加之过于娇惯,有所不遂,易肝气郁结,日久伤脾,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一方面气血亏虚,神明失养,另一方面因不能运化水湿,湿聚为痰,痰扰心神,则注意力涣散、做事有头无尾、多动不宁、急躁易怒、面色无华、记忆力差。
5.肝郁化火,内扰心神
小儿心常有余、肝常有余,所欲不遂,性情多急躁易怒;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情志失调,五脏失和,则气机不畅,郁久化火,内扰心神,则冲动任性、性情执拗、急躁易怒、多动、难以静坐、面红耳赤、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6.瘀血内阻,心神失养
瘀阻脑窍,髓海失充,元神失藏,则出现神思涣散、多动不能自控;瘀阻经脉,气血失充,心神失养而神魂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