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疾病概述
2025年08月10日
第一节 疾病概述
ADHD,全称是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疾病。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好发年龄为6~14岁,其发病率占全体小学生的1%~10%,男多于女。由于此病妨碍儿童健康成长,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日益受到关注。国外应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本病,虽可使部分患儿症状得到改善,但因具有食欲不振、头晕、抑制生长发育等副作用而影响其广泛应用。
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躁动”“失聪”“健忘”“肝风”范畴。
“躁动”“失聪”“健忘”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指出营卫留于下,肾中精气不能上交于心是健忘的病机。《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提出了精神行为活动主要与心、肝、肾三脏有关。《灵枢·行针》指出:“重阳之人,熵熵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强调精神行为障碍与阴阳失衡有关。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原序》曰:“而其骨气未成,形声不正,悲啼喜笑,变态不常,其难三也。”认为小儿精神行为“不常”与其生理特点有关。宋《圣济总录·心脏门》指出:“健忘之病,本于心虚,血气衰少,精神昏愦,故志动乱而多忘也。”从心神失养论述该病的病机。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惊悸怔忡》指出:“人之所主心,心之所养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强调该类疾病与心的功能失常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