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 精神分裂症

案例四 精神分裂症

姓名:王×× 性别:女 年龄:28岁

主因:“凭空耳闻人语12年,加重1个月”收住院。

【现病史】

患者于12年前就读高三时经常感觉班上同学刻意欺负自己、骂自己,为此学习受影响,患者母亲曾陪伴患者一起上学,但未发现班上同学针对患者,欺负患者。患者因感到被欺负出现情绪低落、心烦,有消极观念,未能考上大学。曾在多家医院精神科、心理科门诊就诊,诊断不详,予“舍曲林”治疗(具体剂量不详)。患者未规律服药,病情控制欠佳,但患者及家属未重视。患者凭空耳闻人语频率增加,内容泛化,感觉到处都是谩骂自己的声音,住院治疗2个月余,诊断“精神分裂症”予“奥氮平、阿立派唑、利培酮”等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不规律服药,病情时有反复。约1个月前患者开始频繁耳闻人语,内容不定,时而说“弄死你”等恐吓性言语,时而是鼓励、关怀的话语,患者因此出现紧张、害怕等情绪,不敢出门,不能工作。故为求系统治疗,门诊以“精神分裂症”第二次收住院。此次发病以来,患者精神欠佳,饮食尚可,夜眠差,未见消极、自伤行为,未见冲动、毁物行为。

【既往史】

既往体质良好,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史,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无冶游史,近期患者未到过疫区,无疑似传染病患者接触史。无个人不良嗜好。

【体格检查】

T:36.8℃,R:19次/min,P:98次/min,BP:18.4~11.4 kPa(138/86 mm Hg)。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精神科检查】

患者意识清,被动接触可,问答切题,交流时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完整,存在言语性幻听,内容多为恐吓性,患者因此担惊受怕、心慌、坐立不安、语音颤抖,存在关系妄想,自知力存在,有主动求治欲望。情绪低落,存在消极观念,否认消极行为,焦虑情绪明显,经常感到担惊受怕;意志行为减退,每日多待在家中,与他人的主动交流减少,不愿上班。

【辅助检查】

1.颅脑CT未见异常。

2.PANSS量表:阳性量表分:35分,阴性量表分:28分。

【诊断】

精神分裂症。

【治疗经过】

1.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评估。

2.因患者诉既往服用利培酮、阿立哌唑等药物后出现恶心、身体僵硬等副作用不能耐受,入院后给予药物帕利哌酮缓释片起始剂量6 mg/d控制精神病性症状,1周后检测帕利哌酮血药浓度18.6 ng/m L,且精神病性症状仍有存留,故将帕利哌酮缓释片加量至9 mg/d,2周后检测帕利哌酮血药浓度28.9 ng/m L;予右佐匹克隆片每次3 mg改善睡眠,10 d睡眠改善后停用。

3.辨证施治,给予针刺、灸法等中医治疗。

4.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开展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正确识别精神症状,并了解治疗计划与长期服药的必要性,鼓励引导患者参加集体活动,与患者共同制定锻炼计划。

5.指导家属如何识别疾病症状和复发指征,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指导家属如何开展心理支持。

【出院情况】

共住院治疗32d,出院时评估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消失,焦虑症状明显缓解,睡眠良好,服药依从性良好。门诊随诊至今已7个月,每月定期复诊,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正常,无明显体重增加。社会功能恢复,目前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