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网络安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按照“优化配置、深化改革、加强内涵、推进共享、强化队伍、效益评估、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指导思想开展建设,注重“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特征,强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我们将实验类型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科研创新实践四种类型,根据实验的环节分为认知实验、验证实验、设计实验、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和科研竞赛六个环节,建立了“四类型六环节”的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见图9-1),为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软件工程学科的支持下,十余年来吸引一大批国家资助及校企合作的项目产生了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提供了学科前沿技术支撑,引领我们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创优。采用云计算、高速网络、智能计算等新技术,建立了统一化的实验云平台,打破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实验资源的多层次共享。实验内容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覆盖了基础性、专业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类型实验,可以提供信息安全导论、密码学技术、无线安全、渗透测试、逆向工程、信息隐藏与隐写分析、恶意代码分析等275个实验项目,共750学时。实验项目设计既包含信息安全核心技术领域,也参考了企业安全工程师关键岗位技术需求,还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更新入库。实验平台设计兼顾实验场景的还原,支持复杂网络拓扑,攻防类实验体验更佳。

图9-1 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