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成效

三、主要成效

(1)能源动力生产过程及装备实验是多专业共性基础实验,它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大学的主流工科特征和学科交叉优势,实现了实践教学资源共享。

(2)将节能减排、机械创新等大学生竞赛作品与教师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引入实验教学中,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竞赛科研结合培养。

(3)通过“先进发电技术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广东省粤电集团开展紧密的校企合作培养。

(4)为适应实践教学网络化和虚实结合,建立开放式教与学的互动机制。本实验以电力生产过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重点进行了火、水和核电站的虚拟漫游、仿真平台的建设(http://www.powersim.whu.edu.cn)。

(5)实行开放式、自助式、自主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以问题和工程案例为导向,提供相关文献资料,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索和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以此实验为核心内容的教改项目“能源动力工程与装备实验室的教学体系建设”和“学科交融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分别获得省级、校级立项,并已顺利结题。